点亮星光,赋能成长 青岛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以专业实践叩响“星星”的心房

发布者:党委办公室 发布日期:2025-10-23 浏览次数:

“白萝卜蹲,白萝卜蹲,白萝卜蹲完红萝卜蹲!”

“摸起来圆圆的、软软的,闻起来香香的,我猜是橘子!”

“你看,这块颜色是不是和这里更像?我们再试试看。”

10月22日,在青岛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工作专业教师、辅导员的带领下,社工专业学生们与青岛工学院青年社会工作协会成员们共同组织开展了 “点亮星光,赋能成长”关爱自闭症儿童主题活动。学生们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真挚的情感投入实践,用精心设计的游戏和温暖的陪伴,为这群“来自星星的孩子”搭建起一座通往外部世界的桥梁。

以实习促成长,在服务中深化专业认知

实习伊始,青岛润禾儿童发育健康管理中心校长崔佳,为同学们讲解了自闭症儿童的基本特点以及沟通细节,如避免直接眼神压迫、使用简短清晰的指令等,让同学们将沟通技巧转化为真实、细腻的服务细节。

接着,每三位学生与一名儿童配对,在教室中和儿童们进行详细沟通和了解,更让学生们有机会近距离观察、理解并回应自闭症儿童的个体化需求,切身感受差异化服务的重要性。

  

   以理论为指导,在游戏中践行专业理念

本次活动的设计与执行,是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将抗逆力理论与优势视角从课堂转向实践的一次生动体现。在“萝卜蹲”游戏中,学生们不仅引导孩子们听指令、做反应,更在过程中观察每位儿童的反应模式,灵活调整指令速度与互动方式,实践了“人在情境中”的核心概念。

在谁是“小侦探”环节,学生们运用感官整合与正向行为支持等专业方法,鼓励孩子们通过触摸、闻嗅进行探索。当有孩子准确说出“它滑滑的,是小熊的耳朵吗?”时,学生们及时给予具体的赞美与鼓励,强化其沟通动机,这正是社会工作“支持”理念的细微实践。 而在拼拼图环节,面对暂时受挫的孩子,学生们并未代劳,而是运用引导式提问:“你看这块的颜色和这里一样吗?”——这不仅是游戏提示,更是任务中心模式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帮助孩子在克服挑战中建立“我能做到”的自我效能感。

此次实践,让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与青岛工学院青年社会工作协会成员们真正走进了服务对象的真实世界。他们用专业知识点亮星光,也用陪伴与倾听赋能成长。我们期待这批未来的社工能在实践中持续深化对专业的理解,也呼吁更多社会力量共同关注自闭症儿童群体,用理解与接纳,携手叩响“星星”的心门,陪伴他们走向更广阔的成长天地。

(通讯员:马克思主义学院 赵乐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