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话抗战历史,传承抗战精神 青岛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学术研讨会

发布者:党委办公室 发布日期:2025-08-29 浏览次数:

2025年8月25—27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杭州成功召开。此次会议由浙江省历史学会与浙江大学历史学院主办,浙江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所及浙江大学世界历史研究所共同承办。来自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浙江省社科院、山西省社科院、福建省委党校等二十多所高校及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与会,青岛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银龄教师徐树英、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教师徐亚旭应邀参会。

本次研讨会以“抗战时期的中国与世界”为核心主题,系统梳理抗战历史脉络,深入挖掘抗战精神时代价值。大会报告阶段,浙江大学历史学院陈红民教授以《<抗战为什么赢> 的写作理念》为题,从学术研究与大众传播结合的角度,解读了抗战历史叙事的创新路径。

大会报告后,会议另设有大会主旨报告与多组分场报告。各位学者围绕抗战时期国共两党政策、抗战与中外关系、大学生社团的抗日活动、民族复兴的抗战历史经验、战时经济政治等诸多议题展开研究讨论。众多学者的论文报告论点独到,史料运用丰富新颖,论文写作基础扎实,展现出学界现有研究中的新观点与新成果,为抗战史研究的拓展与抗战精神的弘扬提供了多元视角。

在分组讨论中,徐树英教授担任第三场报告评论人,徐亚旭老师以《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基于历史场景的叙事》为题作交流发言。报告从具体历史场景切入,结合文献史料与学术研究,系统阐释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战略引领作用、群众动员能力及历史贡献,与会学者围绕“历史场景还原与思政教育结合”展开进一步探讨。

此次参会是我院加强学术交流、深化学科建设的重要举措。通过与全国抗战史研究领域专家学者的对话,不仅拓宽了我院教师的学术视野,更学习了浙江大学等高校在抗战精神资源开发、校地协同研究等方面的先进经验。下一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进一步挖掘抗战历史中的育人元素,推动抗战精神与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深度融合,同时建立常态化学术交流机制,持续提升教师科研能力与学科建设水平,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筑牢思想根基。

(通讯员:马克思主义学院 徐亚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