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助力即将开展的专业认证工作,8月22日下午,信息工程学院举办了“专业认证备战经验分享”专题讲座。学院特邀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专家、青岛科技大学赵海霞教授作专题报告。
赵海霞教授长期深耕于工程教育领域,作为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专家和山东省高校工程教育认证专家指导组成员,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及省级科研教学项目,成果丰硕,具有丰富的工程教育认证与教学改革实践经验。

图1 赵教授分享认证工作实践经验
讲座中,赵教授结合自身多年的认证工作实践,从“认证理念、培养方案、关键教学资料与总结提升”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享。她系统阐释了工程教育认证的核心理念,强调“成果导向(OBE)”是贯穿认证全过程的主线,而健全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则是守住认证底线的根本。通过生动的案例展示,她详细解读了培养目标、毕业要求与课程体系的设计原则与实施路径,指出课程目标与指标点的紧密衔接,是确保毕业要求有效达成、支撑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环节。在具体实践层面,她深入剖析了教学大纲编写的关键要点、课程目标达成情况的科学评价方法,以及毕业设计在解决复杂工程问题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操作性极强的改进建议。

图2 赵教授刨析专业认证优秀案例
这些经验分享不仅为学院教师进一步理解专业认证的逻辑体系和操作要求提供了清晰指引,也为学院后续在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建设和质量保障机制完善方面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路径。参会教师纷纷表示,讲座内容务实而富有启发性,为今后积极投身专业认证建设、推动教学提质增效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有力支持。
最后,赵教授强调,专业认证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标准化、系统化的质量保障体系,推动教师更加注重教学的微观落实,确保课程环环相扣、目标达成,从而培养面向国家战略需求、能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新一代工科人才。
在结尾交流环节,学院教师就培养方案优化、课程目标与指标点的对应关系、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等具体问题向赵教授请教。赵教授结合自身经验逐一作出耐心解答,并提出了具有高度操作性和前瞻性的建议,帮助教师们厘清了工作思路,增强了推进专业认证的信心与动力。

图3 学院教师认真聆听专业认证专题讲座
此次讲座视野开阔、内涵深厚,不仅让全院教师进一步厘清了专业认证的理念与路径,更在思想上、方法上为教学改革与质量提升注入了新的动力。通过对标工程教育认证的先进经验,教师们对如何在课程设计、教学实施和质量评价中体现成果导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在学院层面,本次讲座为推动专业认证工作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与实践基础,将有效促进学院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助力专业建设迈上新台阶,为培养能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供有力保障。
(通讯员: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 刘师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