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岛工学院刘红霞教授、韩江丽副教授申报的《海岱文化驱动青岛蓝色经济发展的民间外交路径》,在山东省民间外交研究论文征集活动中荣获优秀成果奖。这一成果不仅彰显了学校在服务国家“海洋强省”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学术担当,也充分体现了青岛工学院在区域文化与蓝色经济融合创新领域的学科引领力和科研创新能力。

该成果聚焦青岛作为海岱文化核心区和蓝色经济高地的独特区位,以“文化认同-产业协作”双螺旋模型为理论基础,创新融合了文化符号学、新制度主义与社会资本理论,系统揭示了文化软实力与产业硬实力的协同逻辑,提出设立“海岱蓝色创新综合体”,推动民间标准纳入APEC等区域规则,打造“文化赋权产业、产业反哺文化”闭环,为全球海洋治理和“一带一路”蓝色经济合作提供了具有复制推广价值的“中国方案”。
近年来,青岛工学院高度重视区域重大需求导向的学科建设与智库服务,学校有组织推进“文化+科技+产业”融合创新,持续支持教师团队深入开展区域经济、文化交流与民间外交理论与实践探索。此次获奖不仅彰显了学校师资力量和研究团队的创新实力,更为青岛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注入了新的学术动能和社会影响力。未来,学校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和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建设,积极探索“地方经验升格为世界公共产品”的路径,持续为青岛蓝色经济创新发展与国家海洋强国战略贡献“青工智慧”。
(通讯员:科研处 魏庆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