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课”建设|青岛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与胶莱街道红色记忆陈列馆共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

发布者:党委办公室 发布日期:2025-05-21 浏览次数:

5月21日上午,青岛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与胶莱街道红色记忆陈列馆合作共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挂牌仪式在宋家屯村举行。宋家屯村支部委员杨维赞、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主任刘暖暖等相关负责人出席仪式。

胶莱街道红色记忆陈列馆分为“点燃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赓续红色血脉”三部分,展示了胶州党组织的早期历史,讲述了在邓恩铭、王尽美领导和指引下的胶州地域第一个党支部诞生和革命的光辉历史。旧址虽是一个小小的土墙院子,但就是在这里诞生了胶州革命的火种,是胶州革命的发源地。

杨维赞先生带领大家一起回顾中共胶县宋家屯党支部抗日根据地的光辉历史,聆听老一辈革命先烈无惧牺牲,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的英雄事迹。他表示,近年来胶莱街道党委着力构建“遗址保护+史实研究+精神传承”三位一体的红色文化传承体系,坚持深挖红色资源和赓续红色血脉同步发力,用好宋家屯第一党支部旧址、胶莱街道红色记忆陈列馆、“双拥特色一条街”等红色资源,守好“红色根脉”。

刘暖暖主任指出,为深入挖掘胶州历史文化,让陈列在史馆的历史文物、历史人物“活”起来,用先贤楷模的光辉事迹激发大学生爱国热情,青岛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一直致力于“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和“数字博物馆”建设,打造有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现场红色教育课堂,使红色教育从单向灌输转向深度参与,切实提升青年学子的历史认同感和文化使命感。

双方围绕“大思政课”实践教学达成合作共识,学院将定期组织学生赴胶莱街道红色记忆陈列馆开展现场教学、志愿讲解等活动,进一步增进交流合作,发挥各自职能优势,努力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的工作格局。

此次实践教学基地的落成是思想政治教育从课堂讲授到场景浸润的范式转型,不仅突破传统课堂的空间局限,更构建起校地协同育人共同体。学院将着力打造“行走的红色课堂”品牌项目,让红色历史可感可知,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源头活水。

(通讯员:马克思主义学院 刘晓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