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智慧促发展 协同发力提质量——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教师座谈会

发布者:党委办公室 发布日期:2025-05-21 浏览次数:

为全面提升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育质量,夯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5月21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召开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教师座谈会。学院党总支副书记付国花、教研室主任姜文文与各教研室教师代表围绕教学、科研、学生工作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研讨,共探教学创新、科研发展与育人质量提升的实践路径。

座谈会上,教师代表结合教育教学实践踊跃发言,聚焦三大核心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 教学管理与资源优化:部分教师提出,需完善“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体系,强化对学生价值观塑造与实践能力的评估;同时建议升级多媒体设备,融入数字化教学工具,提升课堂呈现效果。

• 教学方法革新:多位教师强调,思政课应打破“单向灌输”模式,通过案例教学、情景模拟、小组研讨等互动形式,构建“学生中心”课堂生态。例如,可引入“翻转课堂”理念,引导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理论,课中通过辩论、角色扮演等深化理解,让思政课堂“动”起来、“活”起来。

• 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会教师普遍建议,依托“大思政课”建设,拓展“校内课堂+校外实践”联动机制,组织学生走进红色教育基地、参与乡村振兴调研、开展社区志愿服务等,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深度融合,实现“知行合一”向“知信行统一”的升华。

此外,教师代表们就办公环境、科研讲座、学生发展等相关方面也提出问题。针对教师们提出的问题,付国花结合自身教育教学管理经验,进行了逐一耐心解答,并表示后期将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确保学院与学校相关部门联动发展。对于能够立即整改的问题,将立行立改;需要长期推进的,也会主动明确整改方案,确保各项改进措施落实到位,持续优化学院课程教学、科研进展和学生工作。

此次教师座谈会为全面掌握学院教育教学实际情况、精准解决教育教学问题提供有力依据,是学院强化质量监控、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以此次座谈会为契机,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与育人成效,为培养具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通讯员:马克思主义学院 高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