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聚焦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组织召开磨课座谈会。新老教师齐聚一堂,围绕课程教学现状剖析、教学模式创新及教学质量优化等核心议题深入研讨,为推动课程教学改革明确路径与方向。
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房正华率先就C语言课程教学现状展开分析。她谈到部分学生在学习中深陷应试化误区,忽视编程逻辑理解与自主解题能力培养,导致难以构建编程思维,应对实际问题时力不从心。她强调唯有锻炼学生自主编程能力,才能让编程学习回归培养思维与能力的本质。
结合丰富教学履历,房院长分享了宝贵经验,提出由C语言程序设计、Python程序设计、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算法分析与设计等构成程序设计类课程链。针对这类课程,她始终秉持 “以学生为中心,放手实践”理念,注重提升学生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骨干教师王晓妍围绕提升课程“两性一度”提出务实举措:一是以赛促学,教师主动转变角色化身专业“教练”,精心指导学生备赛,带领学生踊跃冲击各级各类学科赛事;二是重构教学内容,鼓励教师自主打造出更贴合学情实际的优质资源;三是创新教学方法,精准设定每节课目标,增强教学针对性与实效性。
此次磨课座谈会聚焦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痛点精准发力,凝聚了教学改革共识。我院将积极推动研讨成果转化,持续深耕教学打磨,通过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内容、强化实践训练等举措,全面提升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质量,为培养高素质计算机专业人才筑牢教学根基。
(通讯员:信息工程学院 郭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