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公示的第三批认定结果中,学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房正华教授领衔建设的《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围绕学校服务国家战略,建设应用型科技大学目标,软件工程专业重点培养学生工业互联网软件应用开发能力,专业先后获批山东省一流专业、青岛市产教融合示范专业。
《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在软件工程专业整个人才培养中起到承上启下作用。本课程教学团队经过全面学情分析和多轮教学实践,确立了“思想为先,实践为要,传承文化,强化思维”的教学理念,将人文思想与工程思维进行有机结合,充分利用数字技术、AI技术、产教实践基地,将企业师资、行业最新技术工具、案例引入课堂,构建课程知识图谱,并以此为中心设计了“贴近生活”“服务工业互联网软件开发”的实验习题程序案例资源,创新实践5W2H课堂教学法,结合指向核心素养的项目化课堂教学改革,开展协同编程,逐步形成了“思想为主线,应用为导向”的创新特色。

课程教学理念

问题引导式的“5W2H”课堂教学方法
学生在相关学科竞赛中获奖200余人次,参与各类横向项目研发,获得软件著作权30余项,课程先后获评首批山东省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山东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山东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
近年来,学校始终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将课程建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着力点。为推进第三批国家级一流课程申报,学校在前期成果基础上高度重视、周密部署、积极组织,多次研讨并完善申报材料,最终该课程获认定。
学校将持续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强化一流课程示范引领,加大应用推广,推进“AI+教育”深度融合,构建高水平课程体系,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力争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中贡献更多力量。
(通讯员:教务处 葛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