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探索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路径,青岛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于2025年11月21日联合胶州市瑞华初级中学成功举办“薪火相传,逐梦未来”主题实践活动。胶州市瑞华初级中学师生代表共计50余人、青岛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刘晓燕、思政教师代表和大学生志愿者参加。本次活动以青岛工学院构建的“六位一体”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新模式为指导,通过“社会实践一体化”“校园文化一体化”等创新形式,将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科技体验深度融合,为瑞华初级中学师生带来了一场沉浸式的思政教育体验。
红色基因浸润:烈士陵园中的精神传承
师生们前往青岛工学院“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胶州市烈士陵园。青岛工学院大学生志愿讲解员以“革命先烈的家国情怀”为主线,生动讲述了胶州地区革命先烈为国捐躯的英勇事迹。在庄严肃穆的烈士纪念碑前,师生们敬献鲜花、鞠躬致敬,通过瞻仰史料陈列、聆听英雄故事,深刻感悟革命战争年代的艰苦卓绝与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

校园文化浸润:大学精神的启蒙教育
师生们在大学生志愿者的引导下参观了青岛工学院校园。美育中心内,同学们通过观看励志科普短片、参与互动交流,初步感受大学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马克思主义学院应用心理学教研室代韶男老师带领学生开展“阳光心态塑造”团体心理辅导活动。通过“压力气球”等体验式游戏,同学们学会了识别负面情绪、掌握简单有效的情绪管理技巧,为应对学业压力注入了心理能量。

科技与工匠精神培育:产教融合的实践体验
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工业互联网基地,师生们实地参观了青岛市产教融合示范项目。该基地由青岛工学院与海尔等头部企业共建,通过真实产业场景再现,展示了工业互联网技术在智能制造、智慧家居等领域的创新应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教师结合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5G+工业互联网”如何改变传统生产方式,激发了同学们对科技前沿的探索兴趣。
升级改造后的3.0版多功能智慧图书馆则让同学们感受到了现代教育空间的魅力。图书馆梁羽老师以“从甲骨文到元宇宙”为题,讲述了文字与书籍的发展史,展示了图书馆集开放阅览、研讨创新、文化育人为一体的现代化功能,引导同学们建立终身学习意识。
在智能制造学院工程实训中心,工业机器人、四轴加工中心等先进设备让同学们近距离感受到“智造”魅力。戚洪峰老师结合我国制造业发展成就,阐释了"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鼓励同学们培养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品质。

国防意识铸魂:实践中的家国担当
青岛工学院“筑梦青工红旗连”退役大学生士兵为同学们开展国防教育。通过枪支(模型)组装与分解演示、电子打靶体验等互动环节,同学们在实践中学习国防知识,强化国防观念。
此次“薪火相传,逐梦未来”主题活动是青岛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的生动实践。通过理论讲解与实践体验相结合、红色教育与时代精神相融合,活动有效打通了思政教育的学段壁垒,为青少年学生搭建了开阔视野、涵养品格、激发担当的成长平台。未来,青岛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持续深化“六位一体”育人模式创新,与地方中小学共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共同谱写新时代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新篇章。
(通讯员:马克思主义学院 武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