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增强社区居民的网络安全意识,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4月27日,青岛工学院爱国主义教育宣讲团走进青岛市胶州市杭州路社区,开展“诚信网络,安全家园”主题教育活动。活动通过知识宣讲、互动分享等形式,将思政课堂延伸到社区广场,在全民国家安全教育走深走实十周年之际,引导众多社区居民争当网络诚信的践行者、网络安全的守护者。
“您随手转发的养生谣言,可能成为击穿社会信任的子弹;您无意泄露的验证码,或许就是打开国家数据大门的钥匙。”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解涛博士的开场白振聋发聩。解博士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论述,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网络安全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他指出:“坚守网络诚信、抵制虚假信息、防范网络诈骗,既是守护个人权益,更是以实际行动践行爱国主义精神。”
针对社区老年群体,宣讲团特别开设了“网络安全特工训练营”,居民们化身“数字卫士”闯关升级:用老花镜识破“资产解冻”骗局,拿放大镜甄别“养生文章”真伪,持“诚信印章”给真实新闻点赞。爱国主义教育宣讲团师生特别设计了“网络诚信竹编画”环节,让居民用传统技艺编织“盛世中华”图景。“您看这个双层编织技法,就像给手机设置双重验证,诚信是经线,安全是纬线,编密了才能兜住幸福生活。”活动的引导者林榛博士如是说道。
在《我和我的祖国》的合唱声中,活动缓缓落下帷幕,带孙子参加活动的李大娘感慨道:“以前总感觉网络是虚的,今天才明白维护网络安全和守护传家宝一样需要用心。”艳阳高照,居民们捧着亲手制作的“盛世中华”竹简归家,那抹竹青与阳光相映,恰如传统智慧与现代文明的交相辉映,织就守护国家安全的新时代防线。
(通讯员:马克思主义学院 张海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