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工程教研室教研活动在2025年5月21日定期召开,本次活动以严格把控毕业生论文质量、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与教学质量、激发教学创新能力为核心目标,围绕毕业答辩、人才培养等多项关键议题展开深入研讨与工作部署,为专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物联网工程教研室会议
一、毕业答辩工作
会议聚焦毕业答辩相关事宜,归纳论文存在的问题。例如,在文献综述中,缺乏批判性思考,仅罗列观点而未形成研究脉络梳理。另外,存在论文格式、参考文献格式不规范等问题。为确保毕业答辩质量,会议明确二辩安排。
二、导师制完善与推进
导师制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在本次会议中引发深度研讨。会议强调,鼓励学生参加科研项目和学科竞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鼓励学生报考四六级、计算机等级考试等专业测试。另外,导师不仅在学业上给予指导,更要关注学生的职业规划,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三、人才培养方案调研工作部署
为使人才培养方案更贴合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会议决定开展人才培养方案调研工作。通过组建调研小组,以问卷调查、企业访谈、校友回访等多种方式,广泛收集企业、在校学生以及毕业生关于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通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突出专业特色和实践教学环节。
四、考研分享交流会筹备
为精准赋能学生考研路径、提升备考实效,拟定5月28日举办考研分享交流活动。届时将组建由2025届高分上岸毕业生构成的“多维经验分享团”,包括院校选择、专业方向、复习计划制定、备考心态调整等方面内容。
五、教学大纲撰写工作
教学大纲作为课程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对规范教学过程、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关键作用。本次会议对教学大纲撰写工作进行全面统筹与系统部署,各课程负责人以新版人才培养方案为核心导向,深度结合物联网学科发展前沿动态,开展大纲的撰写与修订工作。同时,明确教学大纲的撰写规范和要求,注重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突出重点难点内容,确保教学大纲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六、教学工作检查
为构建科学化、精细化的教学质量闭环管理体系,筑牢人才培养质量根基,本次会议对教学工作检查进行系统性、创新性部署。通过组建由银龄教师、专业骨干教师及教学督导专家构成的督导团队,综合运用线上听查课平台与监控实时巡查的方式,对教学全流程实施动态监测与精准评估。
七、教科研活动
物联网工程专业教师李小涵围绕“区块链与物联网的融合创新”主题,以区块链的技术特性为锚点,深入剖析物联网领域的创新应用场景。她以智能供应链、工业物联网等领域存在的数据安全难题切入,系统剖析了区块链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等特性与物联网设备海量数据交互场景的适配性。通过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物联网设备身份认证、数据传输加密,可以有效解决数据篡改风险等问题。

教研活动现场
本次会议高效务实,聚焦毕业答辩、导师制优化、教学检查等核心议题,明确二辩安排与论文整改方向,深化导师育人职责,部署教学全流程质量监控机制。最后,教科研活动拓宽了学术视野,为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注入新思路,有力推动各项教学工作有序开展。
(通讯员:信息工程学院 孙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