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建筑工程学院学科建设,推动产学研融合创新,4月22日,建筑工程学院在学术报告厅举办“海表名邦”系列学术讲座,特邀山东科技大学聂瑞锋教授作《装配式桥梁下部结构抗震性能研究》的专题报告。建筑工程学院全体教师与学生代表参加活动,讲座由工程管理专业负责人佟显能老师主持。本次讲座旨在通过高端学术资源引进,提升学科建设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

一、专家引领:学术前沿与工程实践深度融合
聂瑞锋教授长期致力于桥梁结构检测与抗震性能研究,主持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20余篇。报告中,他系统阐述了装配式桥梁下部结构的技术特点与抗震性能优化路径,重点围绕预制拼装桥墩连接技术、减震耗能机制及数值模拟方法展开深入分析。

二、学术盛宴:多维视角解锁技术密码
报告内容紧密结合行业需求,既有理论创新又具实践指导意义。聂瑞锋教授结合课题组最新研究成果,通过对比传统现浇工艺与装配式技术的抗震性能差异,揭示了预制结构在强震作用下的损伤演化规律。现场师生就“预制构件连接界面力学行为”“BIM 技术在抗震设计中的应用” 等问题与专家展开热烈讨论,学术氛围浓厚,点燃师生专业热情与创新梦想。

三、产教融合:搭建校企协同创新平台
主持人在总结中指出,装配式桥梁技术是推动交通基础设施绿色化、工业化发展的关键,学院将以此次讲座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与山东科技大学等高校的科研合作,强化“智能建造与绿色建筑”科研团队建设,培养适应新基建需求的复合型工程人才。
本次讲座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师生提供了与行业专家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也为建筑工程学院的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未来,学校将继续以学术活动为纽带,搭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推动学科建设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建筑工程学院将持续开展“学术讲座+实践教学”活动,通过企业参访、科研项目参与等形式,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为服务上合示范区建设与交通强国战略贡献青春力量。
(通讯员:建筑工程学院 佟显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