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日
世界知识产权日(The 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Day),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于2001年4月26日设立,并决定从2001年起将每年的4月26日定为“世界知识产权日”,设立的目的是在全球范围内倡导尊重知识、崇尚科学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以创造鼓励知识创新的法律环境。2025年4月26日是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今年的主题是“知识产权和音乐:感受知识产权的节拍”。同时4月20日—4月26日也是第17个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主题为“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之火!2025年世界知识产权日让我们一起关注知识产权!
在第25个知识产权日到来之际,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社于4月26日在海尔工业园开展“创新未来,智护产权”主题普法宣传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推动知识产权法治理念普及。
专业普法,传递法治温度
下午3点,法学社成员在海尔工业园门口显著位置设立普法宣传点。通过发放知识产权保护普法宣传单、设置案例展板等形式,向过往市民普及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等法律知识。针对群众关心的“短视频侵权界定”“商标注册流程”“专利维权途径”等热点问题,社员们结合《民法典》《著作权法》《专利法》等法律法规,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解答,并现场模拟“知识产权侵权纠纷调解”情景,帮助市民深化理解。

互动创新,激发学法热情
活动还特别设置“知识产权知识问答”互动环节,通过趣味问答、情景模拟等方式,引导市民主动参与。法学社成员精心准备的“知识产权保护小故事”“典型案例解析”等生动内容,吸引众多市民驻足聆听。
本次活动是法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的深度融合,旨在通过“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普法形式,增强公众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活动中,社员们不仅运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更在实践中深化了对“以人民为中心”法治理念的理解。下一步,法学社将继续探索“普法进企业”“普法进校园”等多元形式,为营造全社会尊重创新的良好氛围贡献力量。
(通讯员:马克思主义学院 张雪婷 )